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在這里,我們看到信心與機遇——2021外商投資中國觀察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謝希瑤、何欣榮
吸收外資,是觀察一國開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一國經濟活力的“晴雨表”。
今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最新公布的引資“答卷”顯示:前11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破萬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吸收外資規模。今年有望實現“近年來首次兩位數增長”。
更多外資湧入,更優投資結構,更堅定投資信心……在國際主要金融和智庫機構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值時,外商對華投資不減反增,是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鮮明寫照,看好並加碼中國市場的外商也必將在擁抱新機遇中迎來更廣闊發展空間。
投資熱情不減 折射中國經濟之“穩”
12月初,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兩座生產車間,接連在沈陽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竣工驗收。
一個是塗裝車間,一個是總裝物流車間,紛紛在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生產制造基地竣工,意味著寶馬看好中國市場、堅定投資信心又邁出實質性步伐。
盡管全球疫情蔓延,但堅定投資布局中國,寶馬並非個例。商務部日前發布的引資數據表明:今年前11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22億元,同比增長15.9%。這一數字已超越2020年全年的99包養網99.8億元。
外商對華投資的熱度從這份密集的時間表中便可感知——
8月,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與福建石化集團簽署合資合同,雙方將投資建設運營一座世界級大型石化聯合體;
10月,醫藥外資500強企業美敦力簽署投資協議,將最新醫療科技產業基地項目落戶上海;
11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建設階段;
12月,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海口分行宣布對外營業,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家國際銀行;
……
外資持續湧入中國,不僅有非金融項目投資,在金融領域也頻頻“開花”。多家金融機構加快“出手”,進一步展現出對中國經濟的看好。
“哪里有市場、哪里有機遇,資本就會流向哪里。外資持續湧入,正是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前景向好的有力證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說。
眾多受訪外資企業表示,之所以持續加碼布局中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疫情防控效果顯著,以及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基本面和中長期發展前景。
中國經濟之“穩”世界有目共睹。世紀疫情沖擊下,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繼續穩健覆蘇,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國際組織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值的同時,對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仍顯示出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對2022年中國GDP增速最新預測值分別為5.6%、5.4%,分別高出全球增速預測值0.7和1個百分點。
對很多跨國公司來說,中國已成其全球利潤增長的“主引擎”。彭博社此前援引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觀點稱,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在華外企正在撤離。
“資本沒有故鄉,能夠吸引資本和投資者的是經濟強勁的表現。”埃及開羅大學經濟學教授拉沙德·阿卜杜說。
瞄準高質量發展 引資“進”勢明顯
外商投資中國的資金不是在金融市場快進快出的熱錢,而是會長久留在這個國家的長線資金——俄新社文章這樣指出。
更長久地深耕,來自更長遠的投資機遇。
一個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國,正為全球投資者提供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
上海張江科學城,羅氏中國加速器全速開動。
作為第一家入駐上海張江的跨國藥企,羅氏集團紮根中國27年。今年5月,投資逾2億元的羅氏中國加速器正式啟動,致力於孵化扶植優質中國醫療創新企業。
“羅氏致力於把上海打造成繼巴塞爾和舊金山後的羅氏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此次啟動將加快這一進程。”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說。
看好創新環境,瞄準消費潛力,抓住低碳機遇……順應中國高質量發展趨勢,外資企業紛紛選擇“用腳投票”。
今年前11個月的引資“成績單”中,吸引外資“成色十足”: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39.4億元,同比增長17%。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3%,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0.8%,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4.3%。
“成績單”背後,是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上升曲線: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前三季度,服務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比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消費升級勢頭不減……
“引資動向恰如一面鏡子,引資之‘進’也折射出中國經濟之‘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說,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為外商投資更多流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打開了空間,反過來也能充分發揮外資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進博會期間,美國霍尼韋爾公司與超過20家中國企業在綠色低碳、先進制造和數字化等領域簽訂合作協議,並許下明年的“進博之約”。
“中國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跨國企業帶來廣闊發展機遇。”霍尼韋爾中國總裁林世偉說,“我們希望在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中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把時間線拉長,以外商投資視角觀察中國經濟“進”的勢頭更加明顯包養——
麥當勞中國新總部大樓在上海正式啟用,博西家電中國新總部大樓在江蘇南京正式啟用,施耐德電氣數字產業示範園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過去,以設立工廠為主,如今,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在華建設步伐提速。
貝恩公司董事會主席奧里特·加迪耶什認為,中國市場不僅有規模巨大的魅力,而且已成為領先的全球經驗分享和創新中心,正在從“中國服務中國”的“內循環”服務模式轉變為“中國服務世界”的“走出去”模式。
“如今,中國經濟所具備的新優勢,源自中國,卻包養造福全世界。”林世偉說。
看好未來前景 深耕決心不變
“對一些行業而言,對一國的投資往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到回報。我們對中國的投資,都是從長遠角度考慮的。”美國康寧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康寧的投資信念,源自中國堅定擴大開放的行動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
在11月初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再次向世界發出開放最強音。
展望2022年,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全球跨國投資形勢依然嚴峻,加上中國吸收外資增速有所放緩,未來穩外資仍面臨挑戰。深挖市場潛力,持續擴大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才能讓中國對外資的“磁吸力”與日俱增。
立足國內大市場,深挖市場潛力——
德國護膚集團拜爾斯道夫,在華產品品類已擴大到300多個,集團東北亞董事總經理薛薇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消費者與日俱增的購買力”。
中國市場潛力有多大?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今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2021年度交付量已突破40萬輛,同比增長242%。多家機構評價,中國市場已成為特斯拉全球的主要增長引擎。
14億多人口、超4億中等收入群體,一個潛力巨大、持續升級的超大規模市場,是中國吸引外資的硬實力。
向著更高水平,堅定擴大開放——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曾表示,中國每一次的對外開放舉措都讓他驚喜。
自貿試驗區再次擴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啟航、金融等服務業開放深入推進、進博會等開放平台不斷升級……近年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開放舉措,為廣大外資企業安心投資發展提供了富饒土壤。
其中,海南全省今年前10個月實際使用外資29.46億美元,同比增長414.1%,增速居全國第一。海南成為外商投資新熱土的背後,正是海南自貿港加速建設,對標世界最高水平經貿規則、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努力。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制度型開放”“吸引更多跨國公司投資”等也被提及。
加快修訂發布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生效,正包養網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一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中國,將讓外資企業獲得更多驚喜。
“中國繼續執行多項政策目標,包括縮小收入差距、改善監管環境以及將經濟增長引擎引導到創新、消費和服務業等。”穆迪公司最新發布的中國信用環境報告指出,相較於其他國家,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覆蘇抱有更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