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電(記者劉彤 邵瑞)徐徐的微風輕柔地拂過連片的麥田,和煦的陽光灑在綠油油的田間……驚蟄過後,正是關中平原麥田開展田間除草、促苗由弱轉壯、嚴防病菌蟲害的關鍵時期。農民們在麥田奔走穿梭、辛苦勞作的背後,是他們對“包養網心得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的希冀與渴望。
在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彪角鎮上郭店村的連片麥田里,鳳翔區鳳巢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黨安杏,正和幾個社員一起在田邊查看微噴灌管的出水流量。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讓他們在春季農業生產的關鍵時刻,不能有一絲馬虎。
一邊默數著滲入小麥根部的水滴數量,一邊計算著用水總量,黨安杏“忙里偷閒”與記者攀談開來:“合作社1300多畝小麥的適播期,應該在每年10月15日左右。但受強秋淋天氣影響,這茬小麥播種推遲了十多天。這些麥苗更需要人們精心地守護和關注。”
今年六十歲出頭的黨安杏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對去年秋季播種的小麥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時常到田邊查看麥苗生長情況、了解分蘗數量,包養翻看土壤墑情、計算基本苗數……像對待孩子一樣,用心地照料,讓這片土地上小麥的長勢“後來居上”。“目前麥田的平均單株分蘗超過了兩個,每畝小麥總莖數也超過了74萬株,次生根生長也基本正常,實現弱苗轉壯。”他說。
黨安杏告訴記者,最近是小麥返青、拔節前重要的生長節點。“這兩三天,我們要用水肥一體化設施完成‘以水帶肥’,每畝灌水20方、追施液氮等覆合肥,確保一、二類苗比重明顯增加是我們的目標。只要措施得當,畝產1200斤並不是難事。”他說。
在陜西省岐山縣故郡鎮馮家村,岐山縣智農家庭農場負責人馮雲亮和社員們在田間除草、病蟲害防治的現場來回奔忙。
馮雲亮說,驚蟄過後,是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關鍵時期,需要人們時刻關注麥田的苗情包養、蟲情。“近來由於氣溫回升較快,苗情轉化積極,小麥快速生長的勢頭令人滿意。”
馮雲亮介紹,今年,他們種植的1050畝麥田全部進行了微噴包養灌改造,確保可以將小麥生長所需的水分、養分直接輸送到根部,節約了水肥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記者從寶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3年全市以冬小麥為主的夏糧播種面積285.06萬畝,通過苗情調查、分析,目前全市一類苗田120.3萬畝、二類苗田133.4萬畝、三類苗田27.9萬畝。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春寶雞氣溫整體正常、降水偏多,‘倒春寒’與小麥抽穗揚花期相遇機包養網率較大。只要防蟲保糧、增施水肥等措施得當,寶雞冬小麥有望再獲豐收。”寶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趙海斌說。